薺菜的功效與作用
薺菜的簡介:
薺(學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Linn.)Medic.)十字花科薺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莖直立,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薺生長在山坡、田邊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國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全世界溫帶地區(qū)廣泛分布。薺可全草入藥,莖葉作蔬菜食用,種子含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

薺菜,亦名護生草、地菜、雞心菜、凈腸草等,作為藥用首見于唐代醫(yī)藥學家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醫(yī)認為,薺菜味甘、淡,性偏涼,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清肝明目、健胃消食之效,可治療因濕熱導致的泄瀉、痢疾、小便不利,以及吐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小兒疳積等。

食用薺菜習俗:
民間食用薺菜的歷史相當悠久,《詩經》《禮記》中均有記載,取其護生、養(yǎng)生之長。
陽春三月正是薺菜生長較為茂盛和鮮嫩的時節(jié),江南地區(qū)一直流行著“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即用新鮮薺菜與黃豆、路路通或生姜、紅棗一起,和雞蛋共同煮食。或取粳米100~150克煮粥,將熟時放入洗凈切段的新鮮薺菜60~100克,稍煮,加鹽調味即成,此薺菜粥很適合飲食積滯、食欲不振的人。現在人們最常做的是用鮮嫩薺菜包餃子,堪稱春季時鮮。不過要注意的是,薺菜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大量食用。
另外,將薺菜曬干研粉,灑入涼席之下,可預防蚊蟲叮咬;取干品煮水外洗皮膚,還可治療濕瘡。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
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