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散,中藥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十,用于祛暑清熱。主治夏傷暑熱,身熱吐瀉,下痢赤白,癃閉淋痛;或兼見目赤咽痛,口舌生瘡者。

【方劑組成】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青黛適量。
【制備方法】
前二味為細末,加青黛至藥末呈碧青色。
【功能主治】
本反有祛暑清熱的功效。主治夏傷暑熱,身熱吐瀉,下痢赤白,癃閉淋痛;或兼見目赤咽痛,口舌生瘡者。
【方劑藥材介紹】
滑石: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用于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青黛: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功效。其主要用于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等。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蜜少許,溫水或新汲水調下,每日三次。
【注意事項】
飲食宜清淡;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
碧玉散--《審視瑤函》卷六
【處方】羌活、躑躅花、薄荷、川芎、防風、蔓荊子、細辛、荊芥、白芷各3克,風化消、石膏(煅)、青黛、黃連各9克,鵝不食草9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散風,活血止痛。主治目赤腫痛,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癢頭重,腦鼻酸痛,翳膜胬肉,眵淚稠粘,卷毛倒睫。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鼻中,每日三次。
碧玉散--《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黃柏末 紅棗肉(燒炭存性)各15克。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主治脾胃濕熱,郁于下頰,發(fā)為燕窩瘡,俗名羊胡子瘡。初如粟米,大者如豆,色紅,熱癢微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
【用法用量】香油調搽患處。
碧玉散--《幼科證治大全》
【處方】滑石1兩,青黛5錢,石膏(煅)5錢,甘草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十分潮熱,5-7日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2錢,滾湯調服;熱不退,柴胡、薄荷湯送下。
碧玉散--《金鑒》卷六十三
【處方】黃柏末5錢,紅棗肉(燒炭存性)5錢。
【制法】共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燕窩瘡,俗名羊胡子瘡。生于下頦,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紅熱癢微痛,破津黃水,形類黃水瘡,浸淫成片,但疙瘩如攢,由脾胃濕熱而成;及黃水瘡,初如粟米,癢而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
【用法用量】香油調搽患處。
碧玉散--《麻科活人》卷三
【處方】辰砂1錢,桂府滑石(水飛過)6兩,甘草1兩,青黛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散肝火。主治暑月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3錢,清水調下。
【注意】老人虛火及病后傷津而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
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