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摩勒的簡介】
庵摩勒,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果實。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藥材名稱】
中文名:庵摩勒
拼音:ān Mó Lè
別名: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春》),橄攬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滇橄欖(《云南中草藥選》)。
門:被子植物門
種:余甘子
界:植物界
科:大戟科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目
屬:葉下珠屬
【出處】 《唐本草》
【藥材來源】
庵摩勒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果實。
【采收加工】
9~10月果熟時采收,開水燙透或用鹽水浸后,曬干。
【庵摩勒的原植物形態(tài)】
余甘子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7米。葉互生于纖弱的小枝上,幾無柄,密生而為明顯的2列,極似羽狀復(fù)葉;
葉片線狀矩圓形,長約1厘米,先端鈍;托葉線狀披針形。
花小,黃色,單性同株,具短柄,簇生于葉腋內(nèi);萼片5~6,倒卵狀矩圓形,長不及2毫米;花瓣缺;
雄花具柄,極多數(shù),花盤的腺體極小,花藥3~5,長橢圓形,直立于一短柱上;
雌花近無柄,常單獨與雄花混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子房半藏于一環(huán)狀的花盤內(nèi)。
果實肉質(zhì),徑約1.5厘米,圓而稍帶六棱,初為黃綠色,熟時變?yōu)槌嗌;ㄆ?~5月。
【生境分布】
庵摩勒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qū),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分布于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南美有栽培。
【藥材性狀】
庵摩勒,干燥果實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圓形,微顯六瓣狀,徑約2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不平,有細(xì)小的疣狀突起,基部遺有圓點狀的果柄痕跡。質(zhì)堅實,不易破碎,破碎后內(nèi)顯黃白色;種子不大。氣微,味甜帶澀。以干燥、飽滿,無果柄及葉片摻雜者為佳。
【性味歸經(jīng)】
庵摩勒味苦甘,寒;入脾,胃二經(jīng)。
《唐本草》:"味苦甘,寒,無毒。"
《海藥本草》:"味苦酸甘,微寒,無毒。"
《四川中藥志》:"入脾,胃二經(jīng)。"
【庵摩勒的功效與作用】
庵摩勒主治化痰,生津,止咳,解毒。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干。
①《唐本草》:"主風(fēng)虛熱氣。"
②《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涂頭生發(fā),去風(fēng)癢,初涂發(fā)脫,后生如漆。"
③《海藥本草》:"主上氣咳嗽。"
④《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喉痹。"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庵摩勒2~4錢。
外用:庵摩勒搗汁涂。
【庵摩勒的圖片】

【庵摩勒的附方應(yīng)用】
①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痛,口干煩渴,維生素C缺乏癥:鮮庵摩勒十至三十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白喉:庵摩勒一斤,玄參、甘草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干后,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
③治哮喘:庵摩勒二十-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橄欖煮熟連湯吃。
④治河豚魚中毒:庵摩勒生吃吞汁,并可治魚骨梗喉。(②方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庵摩勒的化學(xué)成分】
庵摩勒果實含大量維生素C(1.0~1.8%),且含量穩(wěn)定。
庵摩勒尚含鞣質(zhì),其中有葡萄糖沒食子鞣甙、沒食子酸、并沒食子酸、鞣料云實精、原訶子酸、訶黎勒酸、訶子酸、3,6-二沒食子酰葡萄糖。
庵摩勒干果含粘酸4~9%。果皮含沒食子酸和油柑酸等酚類酸。
種子含固定油約26%,油中含五麻酸8.8%,亞油酸44%,油酸28.4%,硬脂酸2.2%,棕櫚酸3.0%,肉豆蔻酸1%等。
【藥理作用】
庵摩勒,干燥果實,先用80%醇提取,再用醚提取,以鹽酸酸化可得良好的抗菌活性物質(zhì);對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真菌則無作用。
庵摩勒果實的提取物予兔口服可增加體重及血中總蛋白含量而不改變各蛋白部分之間的比例,說明它有同化作用。
同屬植物Phyllanthus niruri L.葉的水提取物口服有降血糖作用。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zé)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luò)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wù)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wù)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tuán)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
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